近日,由一鸣食品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在南方奶牛良种快速扩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批“胚胎牛”于10月9日诞生。
小布从一鸣云岚牧场获悉,这是我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自主培育的第一头南方奶牛良种“胚胎牛”,首批移植的14头“胚胎牛”,将在最近几天陆续降生。
10月9日,泰顺县柳峰乡云岚牧场添丁进口,一头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繁育出来的遗传改良“胚胎牛”顺利出生。
小奶牛一出生,便有了专属“身份证”——双耳上挂了一个黄色标签,上面写有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跟踪监测巡查。
那么,遗传改良是什么?
这只小奶牛到底有什么不同?
跟着小布一起来了解下
推进种源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贸易壁垒
我国高端奶牛品种长期受国外垄断,且高度依赖进口,在此背景下,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已于去年实施,各地正加快奶牛良种培育步伐。今年1月,我省出台《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
此后,浙江一鸣食品旗下中星畜牧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建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在一鸣云岚牧场开展胚胎移植工程。从牧场系谱纯正、体型和生产性能好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娟姗奶牛中,选出遗传性能10%的“供体”牛来生产体内胚胎,通过冲胚技术,将胚胎移植到遗传性能排名后25%的“受体”牛,以此阻断劣质基因遗传,快速激活牧场种群的高产潜力。
胚胎生产和移植技术得到应用后,培育高产良种母牛不再依赖进口奶牛,这是我省良种母牛高效扩繁技术上的突破性创新。
一头高产、优秀奶牛,沿用传统繁殖技术,终生可培育3头优秀的后代,而使用胚胎生产和移植技术,终生可培育出近50头后代。
当前我省大部分奶牛年产奶量约9吨,应用胚胎生产和移植技术,低产奶牛一次生产后,小牛可以达到年产奶13吨,能帮助农户增收约53000元。
集聚产学研优势实现共同富裕
牧场所在的泰顺县柳峰乡墩头高场自然村,曾因海拔较高、交通闭塞等因素制约,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随着从事牧业养殖的一鸣公司的落地,既结合了温州市泰顺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又能在搭建学校科研联合平台、激励产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赋能供应端上游产业链建设上发力。
特别是2011年公司引进了434头纯种荷斯坦和娟姗奶牛后,一个“牛”产业改变了这个小山村,村内经济业态逐渐丰富起来,走上一条共富“牛”路子。
未来,随着“胚胎牛”技术的应用推广,当地奶牛养殖行业效益将不断得到提升,养殖户也将不断实现增产增收。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泰顺县一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日报
编辑/一审:陈迪
二审:郑刘英
三审:林大为